京华社区位于新乡县小冀镇,京华村、东街村合并而成,距新乡市区20公里,距郑州市60公里。当前京华村村办企业——京华实业公司下属十个经济实体:高科技有色金属镁深加工工业、京华园,旅游区、矿泉度假村、疗养院、宾馆、矿泉水疗养生苑、市场及房地产、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村民免费享受着集体的粮油、住房、养老、教育、矿泉洗浴、供水、供暖等20多项福利待遇,达到了老有所养、幼有所教、住有所居、病有所医、难有所解、就业有岗。曾被评为中国民俗文化村、中国特色村基础教育示范村、中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示范村。
京华的前身为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第五村民小组,是当时十里八乡贫穷的一个村民小组。1972年,刘志华当队长,她带领群众从负债起家,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。八十年代,根据自身的条件首先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:腐竹厂、豆浆晶厂、罐头厂等六个工厂,腐竹和豆浆晶荣获香港博览会金奖。
1984年成立河南省京华实业公司,下辖十个个经济实体:有色金属深加工、京华园旅游区、矿泉度假村、矿泉养生苑、疗养院、宾馆、商贸及房地产、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等,固定资产7.5亿元。村民免费享受着集体的粮油、住房、养老、教育、矿泉洗浴、供水、供暖等20多项福利待遇,达到了老有所养、幼有所教、住有所居、病有所医、难有所解、就业有岗。
京华文化大院见证了京华由一个398人的村民小组发展为5226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,建于2013年,总投资4000多万元,占地近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。其中,京华历史陈列馆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,充分展现了京华四十二年来的创业历程和京华精神,展馆分上下两层,四个部分:“领导关怀”、“艰苦创业”、“转型发展”、“精神荣誉”,共有照片、格言628幅图片,雕像4座,实物展示8个;党员活动室面积500平方米;多功能演播厅面积1200平方米,内设540个座位;妇女之家专设“倾诉台”,是妇女姐妹倾诉心声的温馨港湾;图书室藏书8万多册,有专用阅览室。
江泽民、胡锦涛等先后莅临京华视察,给予京华无限关怀与激励。江泽民为京华题词:“努力提高农民素质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”。京华先后荣获中国民俗文化村、中国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示范村、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30余项,是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、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基地、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、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,新乡英模群体教育基地实践点、新乡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。
京华园是一处人文主题景区,是京华由一二产向三产转型的里程碑,总投资2000余万元,于1993年元月8日建成,占地面积199800平方米,内设近百个景点,是一部简明、形象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的精品长卷,历史人文气息浓厚:“中原名人馆”“名臣名将府”“历代名君殿”。
民族文化特色明显:一幢幢特色鲜明、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,从东边的朝鲜族,到西域的维族、藏族,从北国豪放的蒙族、到西南边陲能歌善舞的傣族,真实感受我国主要少数民族文化,促进了解,加深民族感情。
2005年京华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。
2009年1月1日,京华园景区开始实行无门票经营,基本实现了由观光旅游产品向多样化、综合旅游产品的跨越,实现了旅游业由单一“门票经济”向综合经济的跨越。至今,京华园共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。
改革开放30年,京华蓬勃发展,从创业到辉煌,由70年代的一产促80年代的二产,80年代的二产促90年代的三产,新世纪发展教育和高科技产业。京华人在刘志华的带领下,始终响应党的号召,凭借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所提供的各种优势,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、顺应市场发展的规律、顺应民心所向,适时调整产业结构,科学发展,使京华一步一个新台阶。
京华社区在功能结构上呈现出:“一轴、两心、两辅”的结构体系,“一轴”:沿冀中路、从京华教育园区、京华园至京华文化大院的景观轴线。“两心”:以京华园为中心的改革成果共享区;以京华文化大院为中心的京华艰苦创业区。“两辅”:即综合产业区(特色商业区、特色产品加工区等)、居民生活区两个辅助功能区。
以京华文化大院、京华园主题教育进行规划建设,突出红色渲染力,凸显教育功能,弘扬宣传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不依不靠、绝不伸手向上要、有条件要上、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京华精神,刘志华“为农民争口气、为农村争口气、为妇女争口气”的责任和担当。